德州开展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 打造美丽宜居城市空间_大众网
2024-12-03 15:38:45
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。近年来,德州市城市管理局通过绣花般的细心、耐心、巧心开展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,畅通“微循环”、实施“微整形”、建设“微场地”、提供“微服务”、维护“微秩序”,树立“德小微”品牌,共筑“德未来”城市,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破解停车难、走路难,畅通城市交通“微循环”。市城管局挖掘空间增设停车设施,稳步推进智慧停车项目,持续完善中心城区公共停车服务“一张网、一平台”,实现城市停车设施统一管理。2024年上半年,全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9403个,电动汽车充电桩1000个,施划停车线万米,有效缓解了“停车难”“充电难”问题。完善交通枢纽周边交通导流路线,对德州高铁东站、德州火车站交通布局进一步优化,实现人车分流、接送分离,为市民出行提供安全、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。开展中心城区隔离设施规范清理工作,拆除现有背街小巷、片区支路等设置的隔离墩、柱、球等隔离设施,发挥出减压、分流、缓堵的重要作用。将打通“断头路”列入民生实事,规划6号线、尚德二路、东地南路等堵点路段被打通,城市交通“微循环”更顺畅。
整治环境脏乱差,实施城市容貌“微整形”。通过深入推进背街小巷秩序专项整治工作,全市106条背街小巷纳入整治范围,全面解决占道经营、卫生脏乱、设施损坏等问题,截至目前,整治完成86条背街小巷,升级改造路面15万余平方米,更换维修路灯8700盏,清理占道经营5200余处,规范非机动车停放4000余辆,打造了干净、整洁、独具特色的社区生态。自2015年在中心城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至今,全市积极推动老旧小区雨污分流、飞线整治、停车位、外墙保温、非机动车集中充电等设施的建设,累计投资36.7亿元,共完成改造老旧小区1233个,惠及群众14.3万户。实施校园周边设施专项治理,对实验小学、天衢东路小学、启德小学、九中、五中、东城中学等18处中小学周边市政设施进行提档升级,有效拓宽学生接送区域。对康博小学、实验小学、德开小学、长河小学等学校周边人行道设施隐患进行维修整治,为学生打造安全通畅的“上学路”。
丰富休闲健身空间,因地制宜建设“微场地”。德州开启了“百园之城”建设行动,充分利用街边绿地改造建设完成“口袋公园”148处,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1.21%,德州市被确定为住建部“口袋公园”建设联系点。大力推动绿地开放共享,开放城市公园绿地26处、面积6.6万平方米,为群众提供“走得进”“坐得下”的城市绿色空间,德州市入选山东省首批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名单。打造15分钟休闲娱乐健身圈,实施“百千万”工程,积极打造“百处主题公园、千台健身器材、万米绿廊步道”的休闲健身新场景,切实满足广大市民“科学健身、趣味运动”的健康生活新需要,获省住建厅主要领导同志批示肯定。
完善便民服务设施,提供高效便捷“微服务”。改造提升农贸市场,一手抓硬件投入、设施提档,一手抓标准化、常态化管理,“一场一策”有效改善市场软硬件环境,中心城区9个农贸市场完成年度升级改造任务,达到硬件提档、布局合理、设施完善、管理规范工作要求。设置便民服务中心,公园景区设置便民服务中心、休闲驿站、明德书屋、水吧等“微场所”,商业区及医院等公共场所附近设立外卖停车区、快递存储柜等“微站点”,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。改造提升公共卫生间,中心城区36座城市公厕,全部配备了独立第三卫生间或无障碍卫生间,设置了无障碍通道,完善母婴台、专用扶手、洗手盆、应急呼叫按钮等设施,并张贴温馨指示牌,最大程度为市民提供便利。
补齐街道功能短板,维护社区良好“微秩序”。大力推进“城市管理进社区”,将不少于90%的执法力量下沉到街道社区基层一线,施行网格化执法,完善“三个一”工作模式,建立123处城管办事窗口,覆盖率100%,执法队员双报到100%。探索“城管管理+商贩自治”的新模式,在华宇工学院南门、德州学院、育英大街等商业居民中心设置便民疏导摊点,印制《临时便民疏导点经营规范一封信》督促商贩规范经营;设立“摊主管理群”,群内推举负责群长和片长,划分片区,商贩按照序号排序,固定经营位置,实现商贩自主管理。推进沿街商铺美德信用体系建设,实施“智慧创城平台升级项目”,设计开发美德信用平台客户端,将规范经营秩序与商户信用挂钩,目前收集整理试点商户信息300家,已在德城区桦林街、天衢新区龙山大道沿街商铺开启试运行,有力推动“门前五包责任制”落实。
下一步,德州市将充分发挥“一委一办一平台”机制,以服务群众为导向,以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为抓手,坚持“党建引领,政府主导,社会参与,群众自治”原则,统筹谋划、稳步推动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,切实解决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新期待。